服務咨詢熱線:

021-66030766

TECHNICAL ARTICLES

技術文章

當前位置:首頁技術文章超微量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與應用技巧

超微量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與應用技巧

更新時間:2025-09-08點擊次數(shù):122
  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基于物質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特性進行定量分析,核心原理是當光線通過待測樣品時,其中的核酸、蛋白質等分子會選擇性吸收特定波長的光,未被吸收的光被檢測器接收并轉換為電信號,通過朗伯-比爾定律計算樣品濃度。與傳統(tǒng)分光光度計相比,其創(chuàng)新點在于采用特殊光路設計,僅需微量樣品即可完成檢測,避免了傳統(tǒng)方法因稀釋或加樣量過多導致的誤差。
 
  一、該儀器的工作流程圍繞光路系統(tǒng)與檢測模塊展開:
  光源發(fā)射穩(wěn)定光線,經(jīng)過光學元件聚焦后射入樣品池,樣品中的目標分子吸收特定波長的能量,剩余透射光被高靈敏度檢測器捕獲。儀器通過對比空白對照與樣品的吸光度差異,自動計算并顯示濃度值,部分設備還能同步評估樣品純度。
 超微量分光光度計
  二、應用中需掌握以下關鍵技巧:
  ??樣品制備??需確保樣品純凈無顆粒雜質,懸浮顆粒會散射光線導致吸光度異常升高,檢測前可短暫離心去除沉淀;??加樣規(guī)范??使用配套的樣品臺或芯片時,需將微量液體均勻覆蓋檢測區(qū)域,避免氣泡或液體不足影響光路傳輸;??空白對照設置??每次檢測前需用與樣品同源的緩沖液作為參比,校正背景干擾;??結果解讀??除濃度數(shù)值外,需結合純度指標判斷樣品質量。
 
  此外,檢測不同類型分子時需切換對應光源模式,并避免反復使用同一檢測區(qū)域導致交叉污染。通過規(guī)范操作與結果綜合分析,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可在核酸提取、蛋白定量等實驗中快速提供可靠數(shù)據(jù),提升實驗效率。

上一個:沒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個:可調式漩渦混勻器的定期保養(yǎng)